搜索

第三节 大学生自杀干预的方法

收藏 分享 2009-12-21 00:00| 发布者: xxduan| 查看数: 1500| 评论数: 0

摘要: 危机是超过个人能力和体质所承受的心理或生理上的强烈的恶性刺激,自杀危机是指因自杀举动本身与引起自杀行为的恶性刺激造成的心理危机。 自杀干预的总体原则为:一是关注此时此地,即以当事人当前的心理感受与情绪状 ...
危机是超过个人能力和体质所承受的心理或生理上的强烈的恶性刺激,自杀危机是指因自杀举动本身与引起自杀行为的恶性刺激造成的心理危机。 自杀干预的总体原则为:一是关注此时此地,即以当事人当前的心理感受与情绪状态为主要关注点;二是关注消极情绪的转化,使当事人消除自杀的想法;三是问题解决与技艺训练,当事人一定是面临生活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选择自杀,因此提高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关键;四是促使当事人采取积极的、共情的、协作的行动,提高改变现有状况的能力。自杀成功干预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当事人能够回归现实生活,正常进行学习与生活。

我们认为,帮助当事人去感受被理解,包括同情、真诚和无私的关怀;提高当事人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当事人建立新的生活理念;提高当事人的心理能力,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是成功的自杀干预。在实践中,有许多关于大学生自杀干预的切实有效的方法,我们将重点介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认知治疗和支持治疗。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

简言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就是“落实希望与尊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因而广泛用在自杀干预实践中。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稻草变黄金”的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基本精神包括改变、互动与达成目标的整体模式。

其理论假设在于:一是主张正向思维,认为正向焦点思考大有裨益,因为很多自杀危机的人往往集中于负向思维,关注生活中负面的东西;二是寻找例外情境并发现其特点,凡事都有例外,例外带出问题的解决,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三是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永远相同的,因此变化是永恒的,注重个体的小改变,每个小改变背后都蕴藏大价值;四是个体具有解决自身问题所需要的能力,相信当事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鼓励与支持当事人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策略;五是意义与经验总是相互建构的,从当事人的经验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并深入挖掘;六是要用整体的观点看问题而不是仅从一个点上看问题。

其理论基础是:第一,寻找例外的情境并用例外情境创造改变,因为每个小的改变都是大改变的基础;第二,不畏惧问题,问题是改变的开始,如果没有出问题就是良好行为的结果;第三,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所有的感受、想法与行为都是改变的一部分,因此要了解每一个人特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四,复杂的问题可以有简单的方法解决;第五,由于因果关系很难确定,因此好的归因方式能有效解决问题;第六,改变发生在自我价值感较高的时候。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大约需要六十分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建构问题解决的对话阶段,约四十分钟,当事人与咨询员以对话为主,并透过建构问题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包括目标架构、例外架构、假设问题解决架构等,完成资料收集与引发当事人正向思考的目标;二是休息阶段,约十分钟,咨询员回顾整理第一阶段当事人对其问题解决所提及的有效解决途径;三是正向回馈阶段,约十分钟,以正向的回馈、有意义的信息及家庭作业,提供在休息阶段时所设计的介入策略给当事人参考,以促进当事人行动与改变的发生。下面是一例因同性恋而引发的自杀意向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案例。

当事人自述:“我是一个同性恋者,但我不认为自己是病态的,只是性取向不同而已。我生活在一个正常的家庭中,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和她是在网上认识的,感觉到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爱好。从网上交友到现实生活中恋爱,我感到非常甜蜜,我非常爱她,我们彼此都很相爱,只要学校一放假,我就飞奔到她所在的城市,恋人相见总是倍感时间短暂,因为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直到她母亲告诉我她得了癌症而且已经是晚期。事实上,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我们是同性恋,她也并不知道自己得了绝症,她只知道自己身体不好一直吃中药。当时我被这个消息击倒了,多少次哭着从梦中醒来,我才20岁,人生才刚刚开始,就面临恋人的死亡,我无法承受。我非常爱她,没有她的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下去,我已经想好了等我毕业了到她所在的城市工作,我们好好相爱,好好生活,可现在,一切都完了,都完蛋了,我的未来一片黑暗,没有了她的爱,我就什么也没有了……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想死,和她一起。”当事人讲述中伴随着持续的哭泣,难以自持。

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首先用正向的语言问:“你今天来想改变什么?”当她讲述她们的相识、相恋与相爱的过程后,接着追问:“你最想解决,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我不想让她死,我想让她好好活着。”她依旧是一脸的困惑与泪水。当咨询关系建立后,咨询师采用小步骤开始切入。

“你想她在你身边时,要做的是什么?”

“我们好好地呆在一起。”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段鑫星心理学 ( 苏ICP备13051542号-1 ) xinanniren@163.com

GMT+8, 2023-6-8 05:20 , Processed in 0.039524 second(s), 15 queries .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08号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