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六章: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收藏 分享 2009-12-21 00:00| 发布者: xxduan| 查看数: 1137| 评论数: 0

摘要: 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21世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正视生命,关爱生命,在今天比任何时候更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第一节 大学生自杀的理论与实践 一、大学生自杀:一个沉重的话题近年来,自杀犹如 ...

青少年自杀,已经成为21世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正视生命,关爱生命,在今天比任何时候更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大学生自杀及其干预


第一节 大学生自杀的理论与实践


一、大学生自杀:一个沉重的话题

近年来,自杀犹如恶性传染病在高校流行,仅2005年上半年,北京高校就相继有十余人自杀身亡,大于2004年全年死亡人数,令人怵目惊心。

2005年4月21日下午2点30分,北京某高校男生从16楼高空跳下;4月22日下午4点20分,北大中文系一大二女生在北大理科2号楼跳楼自杀身亡;5月7日晚9点10分,北大数学系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生也在同一栋楼跳下……

5月14日,周六,下午5点,北大理科2号楼。晚饭时间将近,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这栋九层的教学楼。一切都很平静,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但就是在这栋楼的九层天台上,不久前先后有两位北大学生跳楼身亡。

从一楼乘坐电梯,如果中间没有停留,到达九层,需要35秒。半分多钟,转瞬即逝,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从他们曾经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或许可以想象他们那一刻的复杂情绪。

事后大家在未名BBS上发现了一个帖子,据说出自那位女生之手,上面这样写道 :

我列出一张单子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回想20多年的生活/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也许是我自己的错吧/不能够去怪别人/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我并不是不愿意珍惜生命/如果某一时刻你发现活下去/二十年,三十年/活着,然而却没有快乐,没有希望/不愿去想象/还要这样几十年下去/去接受命运既定的苦难/看着心爱的人注定的远去/越来越不堪忍受的环境/揪心的孤独感,年轻不再/最终多年以后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老人形象/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苟延残喘活在过去回忆的灰烬里面/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是的/比起任何一个还要忍受饥饿、干渴、瘟疫的同龄人/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是相对的/二十年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我不明白/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比盼望中学,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快乐/中学的时候无比盼望大学,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盼望离开欺负与讥讽自己的人/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环境/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后,充满了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悲哀/不得不靠环境的彻底改变来终结/难道说到了现在/已经走到了终点/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或许死后的寂静/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是的,二十年/但是却无法忍受这种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觉得生活如同死水泥潭一般/而我自己其中/猥琐、渺小而悲哀/不可能再做出任何改变/如果人死的时候可以许一个一定会实现的愿望/我也许会许愿让所有人更加快乐吧/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无法负担/以前或许不明白这种感觉/对自己的悲哀/痛到心尖在颤抖/或许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的开始/用悔恨来洗刷灵魂然后新生/或者回到过去重新开始。

这封不算太短的遗书对自己20年的生活做了简要的回顾总结,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竟然找不出一条活下去理由的人,内心经历了如何的挣扎与冲突,死成为了惟一的选择,无法不令人痛感悲凉。在常人眼中,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艳羡的北大学子,应感到万分的欣喜与荣幸。但对她而言,这些都不足以成为她快乐的理由,也许“人生最大的不快乐是不知道人生目标在哪里”。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段鑫星心理学 ( 苏ICP备13051542号-1 ) xinanniren@163.com

GMT+8, 2023-6-8 06:32 , Processed in 0.045972 second(s), 15 queries .

苏公网安备32031102000708号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