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时间,见到好友娟,总让我不经意间想起席幕容的诗:“为什么走得最快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我说:“把我来美国三个月的话都讲完了”--的确,克服我爱讲话的毛病来美国正好,因为在英文国家里,无论如何都不象在自己的国家用母语那么自然顺畅,表达不清楚时,沉默是最好的选择,话自然就少了,我不是一个害羞的人,可来到美国觉得自己变得害羞了,因为不会讲(并不是担心讲不好,词汇缺少,才真正感到国内英文没有学习好)。 第三天晚上,我们自由地聊天,其实回头想来,好友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是无主题变奏,不知道从什么话题开始,也不知从什么话题结束,总之是聊到实在聊不动为止,却能够感受到彼此心在一处的。娟选择了来美国读博,看起来一路顺畅,高分的托福和GRE成绩,全额奖学金,与每一个出国留学的人一样,人迈出第一步无法预测后面的生活,如果在国内是一个基本确定的路,博士毕业科研研究单位工作,那么在美国拿学位多的不单纯是一份辛苦,对未来的考虑也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中国的发展对来美读书的年轻人无疑是多了机会,他们可以有更多选择与调整的时间,而在别人的文化中用别人的语言写一篇论文无论如何都不容易。正如认识的一位在美工作的成都美妹所说:“亲戚都以为来美国学习工作如同天堂般,可自己的日子只有自己心里最明白”,可以肯定的是:来美国的确很锻炼人,因为你要应对生活中的一切,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来美国后都成了一级厨师,因为想吃地道的中餐就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远足就得学习开车,想学习好就牺牲休息和睡眠,这就是来美国学习必须付的成本,而且当国内同学结婚生子生活安定时,你仍然在向自己的未来冲击,一位在澳洲呆多年的美女作家这么说:“每年都得回国看看,要不就很瓜,在单纯的环境生活久了,人显得很呆”。至少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发展与变化。 有趣的是,虽然没有商量,来丹佛,我比她早一小时,正好接;而返程我又晚一个小时,正好相送,我们相伴办好登机手续,我就坐在她的候机厅,仍然是无边际地闲聊,而好友就是因为不设限地聊,时间总是过得太快,离别时我忽然有一种情绪在涌动着:毕竟在美国见到这么亲近的人内心深处那份最温柔的地方被轻轻碰了一下,眼泪自己就忍不住,尽管谁都知道,相见并不难,然而也并不那么容易,我们相约五月旧金山继续参加美国的心理学会,能够继续聊天。 |
Archiver|段鑫星心理学 ( 苏ICP备13051542号-1 ) xinanniren@163.com
GMT+8, 2023-3-26 11:34 , Processed in 0.038714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1.5 Licensed
© 2001-2010 Comsenz Inc.